橋梁加固與維修的常用處置方法
信息摘要:橋梁在建成后實際使用過程中,受到車輛荷載的不斷沖擊,以及風、雨、水流等外力的侵蝕,并且長期受溫度、濕度變化的影響,使得其承載能力與交通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。在確保橋梁的安全性能的基礎上,充分考慮實際情況,對橋梁的結構缺陷進行了總結,簡要說明了橋梁加固與維修技術,介紹和展示了橋梁的加固與維修工作。
增加構件截面的加固方法也叫包裹混凝土加固法。它是增加構件的截面和配筋,以提高構件的強度、剛度、穩(wěn)定性和抗裂性,也可用于裂縫的修補,適用于梁式橋和拱橋。
粘鋼法。一般采用抗拉強度高的材料,如鋼板、鋼筋或玻璃鋼,通過環(huán)氧樹脂或建筑結構膠粘結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受拉邊緣或薄弱部位,使其與原結構形成整體受力,提高其剛度,改善原結構中鋼筋和混凝土的受力狀態(tài),限制裂縫的進一步發(fā)展,從而達到加固和提高橋梁承載能力的目的。
體外預應力加固法。對于鋼筋混凝土或預應力混凝土梁或板,在受拉區(qū)施加體外預應力可以抵消部分自重應力,起到卸載的作用,從而大大提高梁的受剪能力。外部晶須應力強化法的優(yōu)點如下:

(1)在自重略有增加的情況下,可以大大改善和調整原結構的受力狀況,提高承重結構的剛度和抗裂能力;
(2)由于承重結構增加較少,對橋墩和基礎的受力狀態(tài)影響較小,可以節(jié)省橋墩和基礎的配筋;
(3)對橋梁運營影響較小,可在不限制通行的情況下進行加固。
橋梁使用過程中的病害
(1)部分跨度的空心板梁之間的鉸縫無效,有使單板受力的傾向。
(2)墩頂多處橫向裂縫對應整體混凝土開裂和滲水。
(3)部分板材出現露筋、銹脹、底部保護層厚度不足。
(4)現澆連續(xù)梁裂縫較多,箱梁跨中部分出現大面積裂縫。裂縫發(fā)展從底板向腹板延伸,裂縫超標。